精選書介 Book Reviews

每周一書之「騙局」——藝跡文化推介《消失的名畫:藝術史上歷經磨難或下落不明的世界瑰寶祕辛》

近日的金融騙案讓許多人都驚覺虛擬貨幣的可靠性,正所謂騙案層出不窮,自古以來只要有人類就會有騙案。今期的每週一書,藝跡文化將介紹藝術的行騙故事《消失的名畫》。 行騙從來都是比天災更何怕的人禍,人們貪婪的慾望驅使他們想透過掠奪名畫而獲取金錢。甚至乎有些藝術行騙目的是想要根絕特定文化而進行大肆破壞。荷蘭畫家Johannes Vermeer流傳至今的畫作至少有三十五件,他的畫作《合奏》卻於九十年代被偷竊並從此消失於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些知名的名畫會失竊?有很多名畫背後有如人生百態,從尋回真跡到復修的過程峰迴路轉,當中經過失竊、賤賣、損毀、戰火等事件。一幅畫竟然能夠引發多國戰爭,Johannes Vermeer的其他畫作遭受二戰時的納稅德軍掠奪並燒毀。閱讀這本書,你不只是了解藝術的密碼,而是人類慾望的歷史,他們為了金錢的愚昧和悲哀也值得我們反思。

Sep 29 2023
Post by Mi. Spacium

每周一書之「門前的風景」——藝跡文化推介《空間就是權力》

說到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今期的每週一書不得不提畢恆達的這本這本《空間就是權力》。這是一本很值得閱讀的書籍,因為作者在書中講述的,不只是單純實體「空間」這個議題。而是從環境心理學的理論思維出發,紀錄了他的生活在城市空間的日常觀察。 畢恆達積極研究空間,並將城市很仔細地研究、觀察及分析。他不但以獨特的角度解構空間,還於每個空間配上性別。在書本上,他以「拓印」的方式展開書的序幕,讓讀者得以和空間建立親密關係。我們能夠透過「拓印」觀察城市的紋理。作者更以淺白的方式傳達了空間與社會的關係,以及複習的權力關係,例如公共空間私有化、塗鴉背後的意義等,好使我們能夠從閱讀書本中體驗空間、解讀空間並更認識自己居住的城市空間。

Sep 22 2023
Post by Mi. Spacium

每周一書之「風暴過後」——藝跡文化推介《攀樹人》

上週的超強颱風是近年來最強大的一個,記憶中,連續兩天的颱風「假期」實在不多。經過三年的疫情,不少行業即使在颱風當天也需要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在這科技發達的年代,只要有一部可以上網的電腦,隨時隨地都可以工作。雖然如此,仍然有些行業仍然要在風暴下上班,例如連鎖快餐店。因為風暴過後大量樹木倒塌,工人們忙於清理倒在馬路上的斷枝,甚至搖搖欲墜的大樹,到截稿的今天我們還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令我想起一位在樹上執行「另類工作」的「攀樹人」。 今期每周一書,我們為你帶來《攀樹人》。這本書是BBC和《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 野生生態攝影師James Aldred的紀錄筆記。他長期在樹頂上與全球頂尖的生態攝影團隊合作,曾遠赴婆羅洲、剛果、哥斯大黎加、祕魯等地方攀樹攝影。他攀爬的樹並不是那種只有三、五公尺的樹木,而是高達數十公尺甚至近百公呎高的樹木,是必須透過專業技術和特殊工具才能攀爬。 這位勇敢的攀樹人描述了很多親身經歷,他愛上攀樹, 不辭勞苦地執行每一次的歷奇任務。儘管過程中多次差點要了他的命,被馬蠅蛆生活在他的血肉,以及被蜜蜂和子彈蟻搞得痛不欲生,他仍然選擇回到森林當中。他不單只是很熱愛這份工作,還甘願將生命與靈魂交託給一條纖細的尼龍繩,目的只是為了紀錄森林裏最斑斕的生態。他冒著生命危險紀錄的,是在鏡頭背後,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Sep 08 2023
Post by Mi. Spacium

每周一書之「刺身」——藝跡文化推介《日本味兒》

近日日本政府通過的福島核洩漏廢水排放到太平洋,此事不但影響很多熱愛日本刺身的香港人,當中的眾說紛紜也在社會上造成不少迴響。今次介紹的這本書《日本味兒:這不是一本簡單的美食書》不只是一本飲食書,作者從日本的美食看其文化,以及他們對於生命的態度。 我們常吃刺身,但又知不知道刺身的起源呢?「刺身」這個名字感覺很奇怪,讓人聽起來有點不舒服。這個名字的是由魚被切片盛盤,最初稱為「切身」。但是在武士道盛行的地方,切身讓人擁有聯想到切腹,很不吉利。因此後來才改為「刺身」。 原來「刺身」的前身是「膾」,在《詩經》和《禮記》已有記載。在江戶時代後期,《松屋筆記》記載:「從鱠中刺身這樣一種名目,並且由此誕生了一種刺身的製法,大概是起始於足利將軍(室町幕府)的時代。」由此可見,早在江戶時代,已有平民百姓食用刺身了。雖然刺身不用烹調,但是要預備的也不少,而刺身著重刀功,刀具是非常重要的。以書中「刺身」的一章為例,作者詳盡地剖析吃刺身的藝術,不單只從挑選魚類說起,還有如何挑切魚、製作配刺身的醬油等。 書中還有介紹多款日本傳統美食,例如懷石料理、天婦羅、和果子等,我不禁讚嘆日本人對食物和美學的追求。若果深夜閱讀此書,必需預備宵夜。

Sep 01 2023
Post by Mi. Spacium

每周一書之「戰場上的快樂聖誕」——藝跡文化推介《Et Dieu Créa La Guerre》( 英:And God created war)

得悉今次是最後一次寫每周一書,因此無論如何也想介紹一本書。今次的邀稿語是有關戰爭與愛,我們便想介紹一本與戰爭有關的攝影集。 Noël Quidu 是一位法國籍的攝影記者,他因一次經歷而當上了攝影記者。他在書中提及親人處於尼日利亞內戰期間在柬埔寨戰亂時失蹤。自此他便運用攝影機紀錄真相,及後更加入法國攝影組織Gamma Agency 便展開以攝影紀錄戰爭的真相。 攝影師毫無保留地將戰場上的畫面呈現。他不但沒有加上濾鏡更沒有加以掩飾戰場上的狀況,赤粿地將戰火、子彈、痛苦、死亡、遺體等真實情況拍攝。雖然眼看著這麼多悲傷的情景,包括盧旺達與死神拼搏的小孩、多位狙擊手開槍射擊手無寸鐵的婦女的情境等。另一邊箱我在這些照片上看到了愛和希望,相中人在垂死邊緣仍能會抱著摯親逃難。除了相中人的愛,攝影師的偉大與愛也無礙讓人十分尊敬。雖然這本書的出版不會令戰火暫停,但希望它能警惕世人及早停止戰爭,以愛化解衝突。 這本書榮獲德文攝影書大獎(Deutsche Fotobuchpreis) 2019-2020年Shortlist,這一批攝影集是很罕見的,只此一本。原來半年過得很快,我們書店營業期也只剩下幾天,還未上過來的要把握機會。

Dec 23 2022
Post by Mi. Spacium

每周一書之「正義廻廊」——藝跡文化推介《枕頭人》

本週的邀稿語是近期大熱的電影《正義迴廊》,此劇改編自2013年發生、並在2015年3月判刑的大角咀肢解父母案。筆者店長T曾在大學時期修讀犯罪學和刑事司法,觀看此電影時自然覺得津津有味。導演以較淺白的敘述和對白,讓觀眾快速掌握一些刑事法的基本原則,讓普羅大眾可以投入劇情所希望集中討論的議題。雖然編劇並沒有探討更深層次的犯罪學理論,劇中主角和陪審團等角色刻劃亦流於片面刻板,但按照整體的呈現效果而言,頗能肯定編劇和導演是經過刻意取捨,以平衡全劇的最終風格和格局。 此劇起用不少好戲的舞台劇演員,而且不少場景設計亦強調劇場感,令筆者在選擇今期介紹的好書時,想起不少曾在舞台搬演的作品。首先有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繼而有卡夫卡的《審判》(Der Prozess)。前者與戲中處理兩個版本的殺人經過頗為呼應,但主題未盡吻合。後者的書名雖和電影主軸吻合,內容卻又比前者更偏離。後來又想到描寫探討法律公義及陪審團制度的《十二怒漢》,不過又好像太大路,而且書店也好像沒有這本書。最後店長M提起我們有一本馬丁·麥多納(Martin McDonagh)所著的《枕頭人》(The Pillowman),此劇是一部暗黑寓言劇,故事以作家涉嫌殘殺兒童被逮捕到警局拷問開始。身為天才作家的卡圖蘭(Katurian)擅長撰寫兒童恐怖童話,他所撰寫的故事情節竟然恰巧在現實生活逐一發生。全劇只有四個角色,包括卡圖蘭、作家有智力問題的傻哥哥邁克爾(Michael)、警探圖波斯基(Tupolski)、埃里爾(Ariel)。整套劇都在警局發生,並呈現「拷問」和「回憶」等元素。隨著劇情推進,揭露了卡圖蘭殺死了長期虐待哥哥的雙親,也揭露了殺童兇手竟是傻哥哥邁克爾﹐最後結局就留待讀者到我們書店揭曉了。 這部作品曾奪英美劇界最高獎項,包括2003年獲得Olivier Awards Best New Play,2005年獲得美國戲劇評論圈最佳戲劇獎,以及美國東尼獎Tony Awards六項提名。此劇雖奪得多個獎項,亦引起中國多家演出團體的注意甚至爭奪,但可惜的是因版權問題在2009-2014年這五年間都未能在中國上演。另外值得一提,其實本劇核心希望探討的主題,是各個角色所代表和象徵的社會群體,而並不是單純圍繞劇情表徵所傳遞的,非常值得各位喜歡燒腦的讀者前來@ddduck.x.mispacium細閱。 最後,前文所述的《羅生門》和《審判》,分別可以在七份一書店@Wontonmeen的「文青信箱」和「活」找到,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名作。

Nov 18 2022
Post by Mi. Spacium

每周一書之「再見事頭婆」——藝跡文化推介《The How to be British Collection》

若要分享一套關於英女皇的影視作品,我便想到Netflix的 “The Crown”,從這輯劇集中,我們可以了解英女皇的傳奇一生。但若要深入了解英國人的文化,便要看 “How to be British” 這套書了。這套書一共有三冊,由Peter Legon撰寫和Mary Ford繪製,每冊均收錄了三十二個在英國生活時會遇到的情境。比起介紹英國的文化,我更認為這是在英國生存的求生攻略。作者很貼地又幽默風趣地解釋英國獨有的社會文化、語言運用,並將每個情況都會以 “Expression to learn” 去教導讀者應該如何表達自己,及以 “Avoid saying” 去說明我們應避免說的話。 雖然書名看似是教你如何成為英國人,但要學習成為英國人之前先熟悉他們的社會階級思維模式。書本第一冊的封面很切實地描繪了這種表現,當你跌落水要求救不能只叫救命,而是要講 “Excuse me Sir, I’m terribly sorry to bother...

Sep 16 2022
Post by Mi. Spacium

每周一書之「賣豬仔」——藝跡文化推介《The Chinese in San Francisco – A Pictorial History with 168 illustrations》

這本1979年在美國出版的圖片及攝影故事集,在當時可算是突破性的。 據這本書的序言所述,當時記載早年華工歷史的書籍絕大多數為純文字記錄,而這本書則用了168張圖片和相片,配以詳盡文章,按時序去闡述早期華人到美國當礦工、興建鐵路、唐人街發展、二戰後至七十年代的情況。書中的文章雖然不多,但參考書目卻接近90本,可見其嚴謹。這本書亦記載了當時人口販賣的情況,下文將會摘錄其中相關的部分。 本書記載了華工到美國的歷史背景,亦與今時今日的情況相似。在滿清時期1846-1850年的天災和瘟疫、1851年太平天國崛起引發的內戰,以致民不聊生。加上1848年在美國發現金礦的消息傳出,令不少華人不惜遠渡重洋,尋找機會,希望可以有朝回到家鄉買田買地,而並非真正希望移民他鄉。本書引言首句已經點明 “The Chinese, from the beginning, were different from other immigrant groups because they never intended to settle permanently in America.” 而華人進入美國主要透過三種形式:「信用票」制度(Credit-ticket system)、契約勞工(Contract-labor system)和包括非自願性的苦力交易(Coolie trade),其中「信用票」制度為三者中最多的,在華的勞務公司會先為赴美華工預支安家費、船費和路途開銷,抵美的華工需要每月還債。當然,「信用票」制度亦包含大量非人道的操作,例如威脅華工提早還債、勾結工頭刻扣工資,甚至合約本身也在被欺詐的情況簽下的。在1851年尾估計有4,000名華工抵美,而至到1852年,抵美的華工多達25,000人。...

Aug 26 2022
Post by Michelle Cheung

每周一書之「逃避主義」——藝跡文化推介《Migration as Avant Garde》

身邊的朋友近年相繼移民/移居, 遷徙近年對於香港人並不陌生。但對於歐洲人民,便是另一個境況。當收到今次每周一書的邀約語,筆者不禁思考究竟遷徙是逃避嗎? 此書 “Migration as Avant Garde”,是德藉攝影師及藝術家的 Michael Danner 於2008年至2017年在歐洲多國包括德國、希臘、羅馬尼亞、西班牙、土耳其等地到訪多個難民營拍攝。書中 Michael 引用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在1943年出版的論文 “We refugee” 裏的名言並配上他的攝影作品,記錄了人們遠走家園的心理狀態。 筆者有著很深的感受,Michael很赤粿地將人民的心理狀態,不論是離鄉別井的恐懼、擔憂、不安全感、希望等感受都真實地呈現。有別於一般的整齊排列的攝影相集,他選擇排列的方式更吸引讀者聯想相片之間的關聯。同時亦在書本裏加插了歷史照片及衛星地圖,除了令讀者更容易掌握照片背後的歷史事件,也為他的作品添加了一份層次。他選用了不同大小的紙張把相片列印在書上,有拼貼(Collage)錯配的感覺,黑白配以彩色的,大張配小張的,照片的年代也跨越數十年。這完全能充份反映遷徙者的心理狀態,包含強烈的不安感、人和地的錯配。筆者在書寫這篇介紹文之際,發現作者Michael曾將這些作品在歐洲多國展出,若果能有機會在展覽空間看到這些作品,相信更震撼人心。 書中其中一句令筆者最深刻的,就是引用了Hannah Arendt的名言 “Our identity is changed so frequently that...

Aug 19 2022
Post by Michelle Ch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