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Latest event

藝跡文化三月活動|藝跡文化 mi spacium culture X encounters | 香港 X 柏林 | 開書店這件事

香港、德國、書店、藝術這些關鍵詞對認識藝跡文化的讀者朋友相信完全不陌生。在這個遙遠的歐洲國家跟我們有甚麼關係?最近成日講「一個女仔開書店」,究竟真係一個女仔在德國開書店是怎麼樣?柏林的art scene又是怎樣的?3月最後一日,我們邀請在柏林開書店的 encounters 店長Mary 來,一邊歎住黑啤傾下計!

關於encounters @encounters.hongkong
「encounters」項目於2023年發起,以作為一個在柏林生活並常常經歷翻譯理解不能的香港人的回應。 2019年後,隨著越來越多香港人離開成長的城市,到世界各地尋找新的家,以及綜觀西方世界越來越多亞洲僑民社區,在全世界對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種族主義後遺的呼聲塵囂日上的氛圍下,促進有意義的對話越發迫切。「encounters」以一個獨立小書店計劃形式開始,精選來自香港及週邊地區獨立和自出版的出版物,主要語言為中文但亦包括其他語言,內容涉及當代東亞觀點和經驗,涵蓋範疇包括歷史、文學、藝術和文化。自2023年10月起,「encounters」於德國漢堡的主打中國內地出版的中文書店「卜卜书斋 BóBó Books」正式面世。2024年夏天,「encounters x 卜卜书斋夏日快閃書店」每月一次於柏林「Hopscotch Reading Room」舉行。「encounters」不只是一家書店,亦透過與不同的合作伙伴舉辦活動,嘗試以各種形式促成相遇與對話。

關於「encounters」發起人@Mary Lee
李挽靈為藝術工作者,從事寫作、編輯、翻譯,現駐柏林及香港。曾任職於亞洲藝術文獻庫及另類藝術空間「咩事藝術空間」,同時亦策劃及參與各種藝術及出版計劃。「encounters」是她於2023年開展的書店計劃。

報名 Registration

藝跡文化三月活動|思想之「死後生命」-班雅明設定遺囑,與阿甘本預定遺囑之交會

【緣起】於〖藝跡文化〗舉辦洪席耶、Didi-Huberman最新著作解讀講座後,適逢名列當代最重要思想家-阿甘本(Giorgio Agamben),新近發表難解奇書:《我看見,我傾聽,我思索》,期待將此阿甘本「預定遺作筆記」,與班雅明「死前設定遺作」,作出「死後生命」之跨世紀思想交集。

【講座規劃】

 第一週|3月14日(五)
班雅明遺作,逐章解讀-什麼是「彌賽亞時間」?

第二週|3月21日(五)
阿甘本遺囑,筆記探究-什麼是「還未成為人的記憶」?

第三週|3月27日(五)
班雅明與阿甘本,跨世紀交集-什麼是「死後生命」?

時間|晚上8:00-9:30(1.5小時)
語言|普通話及少量法文
地點|Google Meet
費用|付費文青會員$270|非會員$360*

報名 Registration

藝跡文化十二月活動|班雅明思潮,二十一世紀系譜-迪迪–于貝爾曼,最新著作研究

【緣起】

於藝跡文化舉辦【洪席耶最新思想研究】講座後,適逢名列歐洲最知名也最爭議的美學家— 迪迪–于貝爾曼(Didi-Huberman),剛於十月發表新作《批判姿態》(Gestes critiques),期待再次研討,解讀此前端思想家最新三本鉅作,探索問題:如何建構【二十一世紀,班雅明思想系譜】?

【誰是迪迪–于貝爾曼Didi-Huberman?】   即使獲得班雅明獎,迪迪–于貝爾曼卻是一位讓法國學界愛恨交織的非典型學者,於歐洲思想領域衝鋒陷陣,以一種自我流放的姿態,卻以著作等身的豪健手筆,每每造成震撼,其最新著作,由子夜出版社(Editions de Minuit)發行,名為【情感事實】(Faits d’affects)系列兩大冊,再加上今年十月剛出版的《批判姿態》,將為本次講座的解讀重點。   雖其著作中文翻譯遠未齊備,但其以人類千年哲學,碰撞當代思想,建構出【二十一世紀班雅明思想系譜】,作為一種批判與實踐方法,成為當代一個具有啟發性的未來參照。

【講座對象】 

文藝愛好者:以當今文藝連結千年哲思,有機連結藝術與政治  撰寫研究論文:解讀尖端思想家最新著作,理解班雅明思想譜系  策展人靈感:追尋「藝術自主」之思想起源,碰撞當代最新哲思

【講座規劃】

第一週|12月20日(五)Didi-Huberman 接續班雅明「靈光消逝」-《情感事實》第一部解讀 

第二週|12月27日(五)Didi-Huberman 面對阿甘本「牲人倖存」-《情感事實》第二部解讀

第三週|1月3日(五)Didi-Huberman 共振洪席耶「感知分享」-《批判姿態》解讀

【講者介紹】

陳潔曜,巴黎狄德羅大學電影研究博士,現在為獨立研究者、撰稿人、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