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觀滄海

Regular price HK$86.00
Sale price

預計運送時間:3-5工作天,順豐到付
Estimate delivery times: 3-5 days (Hong Kong) with SF Express, paid upon delivery.


【新書】觀滄海 - Mi Spacium Design Studio - 視覺藝術 Visual Arts
【新書】觀滄海
Regular price HK$86.00
Sale price
觀滄海,知天下
北京大學教授林梅村傾心力作
收錄數百幅文物、圖籍、遺址的珍貴全彩圖片
突破歷史常識窠臼,重新探索海上絲綢之路
重建西方天主教、中東穆斯林和大明王朝的衝突與交流

  ▍《中華讀書報》2018十大年度好書
  ▍《21世紀經濟報導》年度好書


  ◆現藏於牛津大學的《雪爾登中國地圖》,其實是《鄭芝龍航海圖》?
  ◆葡萄牙人首航中國的登陸地——屯門島於今何處?
  ◆16世紀全球貿易的中心——雙嶼(Liampo)究竟在什麼地方?
  ◆景德鎮外銷瓷透過什麼途徑運往歐洲,並對16至17世紀歐洲文明產生過什麼影響?

  中國自古以來以農耕文化為主,遵從儒家「重農抑商」的傳統思想,沒有充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明代以前主要以中亞粟特商人為仲介,經絲綢之路沙漠路線與西方交往。大航海時代以後,才開始與歐洲直接進行經濟文化交流,而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在海上絲綢之路貿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儘管明王朝曾實施海禁政策,但是未能阻止景德鎮青花瓷和龍泉窯青瓷走私中東伊斯蘭世界,穆斯林海商還積極參與了明代景德鎮窯廠青花瓷的設計製造。17世紀,鄭芝龍更擊敗荷蘭艦隊,以臺灣北港為中心,建立鄭氏海上帝國,商船收入富可敵國。

  本書借用曹操〈觀滄海〉為書名,多角度地審視了明清時期東西方交流的歷史,在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的進程中,東西方諸文明並無明顯的優劣和主次,都是歷史的推動者,各文明均透過衝突與交流兩種方式,參與了大航海時代的進程。

得獎紀錄

  中國圖書評論學會評選入圍「2018中國好書」
  2018百道好書榜年榜 人文類 top100
  《中華讀書報》2018年十大好書
  《21世紀經濟報導》:21世紀年度好書(2018)入圍圖書
  中國圖書評論學會:中國好書2018年5月榜單
  解放書單第13期上榜圖書
  《光明日報》2018年7月光明書榜
  2018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推展·第一季入榜
  騰訊文化:2018年4月華文好書榜
  新浪好書榜:2018年4月社科歷史類
  澎湃新聞歷史類書籍推薦
  華文好書榜:2018年4月入圍書目
  《晶報》深港書評一週好書榜
  《北京晚報》布客榜2018年2/3月書單
  「好書同盟」2018年4月薦書

專文導讀

  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齊聲推薦

  吳密察(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周功鑫(前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林滿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邱建一(藝術史學者)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所長)

媒體書評

  《觀滄海》所收錄的文章,觸及了近些年來最熱門的若干課題,並且開發利用了一些過去看不到或者罕受關注的文獻,加上作者處理物質文化的訓練,因此頗有值得留意的新鮮見解。內容豐富,開卷之後,必能大開眼界。——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北京大學林梅村教授新作《觀滄海》,以曹操詩作〈觀滄海〉為主標題,利用海內外最新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從考古、歷史、藝術等多領域,探討了大航海時代西歐天主教、中西亞伊斯蘭教和東亞明代中國三大「文明島」之間的衝突與交流。林梅村教授在書中對各種實物史料的利用,或是引用他人成果,或是與他人一道開展研究,將文獻與瓷器、石碑、錢幣、建築、地圖等等實物史料結合起來,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可以說,這是一次跨學科、跨語種、團隊協作的成功範例,也是未來歷史學的必由之路。——姚勝(北京外國語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

  本書的面世,對這一時期的中外交流史,乃至時下方興未艾的海洋史、全球史研究均有足夠的啟示意義。以往常見的研究,或時空跨度過大,論者陷入四面受敵,失於鳥瞰泛論,或兜轉於某一人事和器物,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碎片化傾向嚴重。如何打通這種隔閡,立意高遠,不妨把《觀滄海》作為範例來閱讀。——陳賢波(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林梅村教授是海內外知名的考古學家,專長於中外文化交流史與絲綢之路。其新著繼續了作者研究覆蓋面廣、新材料與新觀點迭見的特點。與多數史學家筆下的絲綢之路研究著述的一處明顯區別在於,本書十分重視文物、圖籍、遺址與文字材料的對證。——劉迎勝(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考古學研究偏重於零散實物,容易給人碎片化的印象,但好處是所有論述信實可考,加之本書個案研究之外也有貫通性敘述,使整本書既可信又可讀——就像一堆碎瓷片,拼接在一起之後,堪堪可見一件精美瓷器的大致原貌。從宋元時代遠至印度洋的自由貿易,到明朝立國之後官方壟斷的朝貢貿易;從「隆慶開關」之後的開放局面,再到有清一代中國錯失海洋時代帶來的機遇,這段歷史值得後人深長思之。——《中華讀書報》編輯部

  大航海時代之前,世界上各個國家,宛如汪洋大海中的互不聯繫的「孤島」。直到大航海時代來臨,中西方文明之間的交流才真正拉開序幕。北京大學林梅村教授,用十二個專題,數百幅全新圖片,描繪出鄭和下西洋之後的海上絲綢之路,講述大明王朝與西方世界之間的華麗故事。——中國圖書評論學會

 

Recently Viewed

Don't forget! The products that you viewed. Add it to cart now.

People Also Bought

Here’s some of our most similar products people are buying. Click to discover trending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