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畢莎普選集 1:表演與美術館

Regular price HK$117.00
Sale price

預計運送時間:3-5工作天,順豐到付
Estimate delivery times: 3-5 days (Hong Kong) with SF Express, paid upon delivery.


【新書】畢莎普選集 1:表演與美術館 - Mi Spacium Design Studio -
【新書】畢莎普選集 1:表演與美術館
Regular price HK$117.00
Sale price

內容簡介 

表演在今日,與過往最大不同之處可能就在於發生場域及觀演關係的大幅改變:從鏡框式舞臺空間或者黑盒子式的劇場空間,擴張/遷徙至當代藝術領域裡以美術館為主要代表的白立方展覽空間當中。從1960年代的行為與身體藝術,到1990年代興起的委託表演,再到今日許多「在展覽空間中」的舞蹈展演,美術館對於表演藝術的興趣某種程度上已弱化了視覺藝術表演的力道,使得表演不再必然與逾越、抗爭或體制批判有關,取而代之的則是這些表演節目如何運用場域/空間與當代科技的特性,建立新的展演方式,並重新形塑觀眾的感官經驗——亦即去塑造一種新的觀演關係模式。而本書即是參與性藝術和表演理論家畢莎普針對此種表演的現場及其歷史脈絡所做的田調觀察與深度論述。

本書特色

  本書是參與性藝術和表演理論家畢莎普針對在美術館等公眾場域中的當代表演,其現場及其與視覺藝術之歷史脈絡所做的田調觀察與深度論述。
作者簡介
    
克萊兒.畢莎普(Claire Bishop)


  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中心(Graduate Center, CUNY)藝術史博士學程,曾任2008年倫敦當代藝術學院(ICA)「雙面間諜」(Double Agent)展覽的共同策展人。畢莎普被認為是參與性藝術和表演的核心理論家之一,著有《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Art: A Critical History, Tate/Routledge, 2005),以及《人造地獄》(Artificial Hells: Participatory Art and the Politics of Spectatorship, 2012)。她編輯的專著包括《參與》(Participation, 2006),以及《1968/1989:政治動盪與藝術變遷》(1968/1989: Political Upheaval and Artistic Change, 2010)。其文章可見於《藝術論壇》(Artforum)與《十月》(October)等期刊。

譯者簡介    

黃亮融


  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長期從事藝術相關領域和學術論文翻譯,範圍涵蓋現當代繪畫、雕塑、錄像、攝影、裝置、新媒體藝術和表演藝術,合作對象包括國內公私立美術館、國內外藝廊、出版社、藝術家及獨立策展人,譯有《在當代之後:2017-2018春之當代藝論》(2019;合譯)、《藝術市場上的攝影:從交易到收藏的操作與演變》(2020)等書。
 

目錄

1.藝術界中的苦日子?劇場去技術化與表演再技術化
2.委託表演:外包真實性
3.舞蹈在美術館中的風險與可能性:以泰特美術館、紐約現代美術館和惠特尼美術館為例
4.掠奪之地上的宮殿
5.黑盒子、白立方和灰地帶:舞蹈展覽和觀眾注意力
人名索引

詳細資料
ISBN:9789869834735
規格:平裝 / 160頁 / 15 x 21 x 1.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Recently Viewed

Don't forget! The products that you viewed. Add it to cart now.

People Also Bought

Here’s some of our most similar products people are buying. Click to discover trending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