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差異自由消失的年代: 從日常的藐視到平庸的邪惡, 當仇恨斷開群體連結、造成文明失序時, 我們該如何找回多元共存的力量?
預計運送時間:3-5工作天,順豐到付
Estimate delivery times: 3-5 days (Hong Kong) with SF Express, paid upon delivery.
預計運送時間:3-5工作天,順豐到付
Estimate delivery times: 3-5 days (Hong Kong) with SF Express, paid upon delivery.
德國最高人文榮譽「書商和平獎」作家
剖析民主未來走向的必讀之作!
當「仇恨」在全球成了毒害民主、壓抑自由的真凶,
我們還能置身事外嗎?
德國亞馬遜排行民主類書籍第1名、種族主義與仇外類書籍第1名!
結合西方文學、思想與政治人物的反思,挑戰我們對「人權」的扁平印象。
《從帝國廢墟中崛起》作者潘卡吉.米什拉、耶魯大學政治系講座教授賽拉.班哈波柏、臺大外文系教授葉德蘭、政大政治系副教授葉浩共同推薦,讚譽本書為現今時代的必讀之書
本書作者行遍世界各個紛爭之地,包括阿富汗、哥倫比亞、加薩、伊拉克、黎巴嫩、巴基斯坦、巴勒斯坦、科索沃、古巴、海地,走訪在地的社會運動、被仇視者的生活模式,揭示討論「仇恨」時容易忽略的歷史背景與社會環境。
漠視暴力的旁觀群眾、相互感染的恐懼畏縮、虐殺異己的駭人奇觀
仇恨何以阻止我們伸出援手?我們還有可能安全共處嗎?
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同性戀遭ISIS軍隊從高牆上推下來墜地而死
穆斯林與猶太人因為宗教信仰而在西方國家受到歧視與屠殺
倡議性別平權的女性主義者卻被視為帶來禍害的基進分子
爭取應有權利的公民運動總是被國家視為異端,賦予暴民的不理性形象
同性戀、跨性別、變性者因為殊異的情欲模式而無法以公民身分繼續生存,在醫療資源、社會福利、婚姻制度等方面,被國家剝除原本屬於他們的資源
歷史上從來沒有真正落實人人自由與平等的社會。對「社會異類」的仇視,我們總是視為理所當然,彷彿是與生俱來的憎恨與厭惡,但其實不然。本書作者過去以戰地記者身分,行遍世界各個紛爭之地,包括阿富汗、哥倫比亞、加薩、伊拉克、黎巴嫩、巴基斯坦、巴勒斯坦、科索沃、古巴、海地,走訪在地的社會運動、被仇視者的生活模式,希望揭示討論「仇恨」時容易被忽略的歷史背景與社會環境。
【「社會異類」脆弱不安的生存條件】
對作者來說,仇恨的根源來自我們不理解「非我族類」,又容易相信並複製刻板印象,將他們視為社會潛在的威脅,進而採取激烈的手段,限縮他們的生活空間,奪取生活資源,甚至透過暴力虐待與殘忍獵殺,企圖抹除他們的生命痕跡。
在暴力肆虐的仇恨年代,「非我族類」一直活在矛盾的社會之中。他們一方面是「不可見的」低賤生命,人性尊嚴遭到踐踏;另一方面卻也是「可見的」社會異類,因為他們淪為主流社會的攻擊對象。
「仇恨」也往往被包裝成弱勢的情感,例如恐懼、害怕、憂慮,以合理化他們的暴力行為。然而,作者也在絕望的環境看見希望的可能。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社會改革,例如平權運動、#blacklives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網路串聯運動等,都展現了抵抗種族主義、性別霸凌、宗教攻擊、仇恨犯罪,重新實踐民主價值的未來。
【面對日漸殘暴的世界,有什麼是我們能做的?】
作者主張公民社會的每個成員都應該集結起來,共同對抗狂熱主義、憎恨以及暴力。「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必須相信使我們成為人類的素質,也就是開始的能力。我們可能重新開始,作為個體也作為社會整體……鬆動限制與壓迫我們的種種體制,一起向前邁進,發現新的社會形式。」
沒有人是局外人,也沒有人應該遭到孤立。當受害者不再需要為自己辯護、旁觀者能挺身而出、仇視者開始反省「仇恨」何以是種「有毒的政治情緒」,我們才可能找回個人之間的連結,從整體社會打造穩固的民主地基,讓彼此有所差異的社群得以生活在一起。
正如恩可在榮獲德國書商和平獎的演說中提到的,「我們絕不能讓自己落入無力抵抗與無話可說的窘境。我們可以倡議與行動。我們可以承擔責任。換言之,我們可以透過文字與實踐,積極介入日漸殘暴的世界。」
【臺灣讀者三大必讀理由】
1. 本書不只是人性災難的忠實報導
德國書商協會主席海因理希‧理瑟姆勒指出:「恩可讓我們看到暴力與言說之間、暴力與失語之間都存在著關聯。她寫下的不只是人們告訴她的故事,也是自己聆聽過程中親身體會到的恐懼、憤怒與絕望。她抵達世界上最為紛爭的幾個區域,所呈現的敘述與文字遠遠超越所謂的忠實報導。恩可的作品一再提醒我們,世界正處於動盪之中,我們的目光所及無不深陷火海。德國書商和平獎也建立在言說上,歷來獲獎人所給的演說都傳遞了和平與理解的訊息。」
2. 本書大量從西方思想、文學與政治人物汲取靈感
每一章的開頭都引用了莎士比亞、浮士德、歌德、沙特等名家,行文間也穿插了霍克海默、阿多諾、漢娜鄂蘭、傅柯、德希達、班納迪克.安德森的哲學與社會學思想,乃至於歐巴馬在非裔美籍平權運動的省思,讓本書不只是一本忠實報導之作,也是極具啟發的深度寫作。
3. 本書不斷豐富我們對於人權的扁平想像
透過編織許多思想系譜,作者認為,「人權並非一場零和遊戲。當人權落實在所有人身上時,並不會有人因此失去原有的權利。人權是無條件的。人權事實上不能、也不應該被爭取,因為將人視為人並且保護他作為人的資格,不應該存在任何先決條件。無論你喜歡或討厭、贊成或鄙視別人的生活方式、社會實踐與宗教信仰,都不能影響他人的權利。這正是一個自由、開放、世俗的社會之核心。」
各界推薦
「《差異自由消失的年代》為我們提供了不落入二元對立的洞見來重新檢視目前各種價值對立的僵局,特別是作者以同質、自然、純粹三種身份政治概念區分人我、打擊異己的偏狹想像,去看清、揭露仇恨言論或犯罪的意識形態及其背後系統性體制,正是法治民主國家公民需要的分析思考路徑,可用以理解、拆解所謂『以道德傳統包裝歧視仇恨』的合法性及支持度,從根本逐漸瓦解不包容和仇恨的源頭,平等和尊重多元的人權社會才可能真正存在。」
--臺大外文系教授/葉德蘭
「透過卓越的清晰論證、情感與膽識,恩可深度剖析一種有毒的政治情緒,以及它在公共生活中廣泛偽裝的許多狡猾,甚至看似良好的形式。《反仇恨》是一部迫切而必要之作,所有在我們當今的政治無力感中尋覓出路的人都應該好好閱讀。」
--《從帝國廢墟中崛起》作者/潘卡吉‧米什拉
「當世界各地的諸多社群都因為對陌生人、外來者、移民與難民而開始動員,恩可分析仇恨者不僅深入細微之處,也精確掌握了他們的心理狀態。這是一本此刻必讀之書。」
--耶魯大學政治系講座教授/賽拉‧班哈波柏
作者簡介
卡羅琳‧恩可(Carolin Emcke)
德國現今著名的作家、記者與文化評論家,曾在法蘭克福、倫敦政經學院、哈佛大學研讀過哲學、政治學與歷史學。受德國重量級社會理論家霍耐特(Axel Honneth)的鼓勵,完成博士論文《集體身分:社會與哲學基礎》(Kollektive Identitäten: sozialphilosophische Grundlagen)。
自一九九八年起,恩可投入八年時間在號稱德國最重要且發行量為歐洲第一的左派週刊《明鏡》工作,行遍阿富汗、哥倫比亞、加薩、伊拉克、黎巴嫩、巴基斯坦、巴勒斯坦、科索沃、古巴、海地等國際紛爭之地,致力於報導當地的棘手議題。二○○三至二○○四年,恩可短暫於耶魯大學開設政治理論相關課程,帶領學生探究全球化、暴力理論、文化身分等議題。自二○○四年起,恩可在柏林邵賓納劇院接手主持名為「爭論空間」(Streitraum)的公共辯論平台。二○○六至二○○七年,曾在漢堡媒體學院擔任顧問。二○○七年開始為德國《時代週報》以及境內發行量最大的《南德意志報》寫稿。
二○○八年出版《無聲力量:重思紅軍派》(Stumme Gewalt--Nachdenken über die RAF),獻給她被德國左翼恐怖組織紅軍派殺害的祖父,希望透過本書不暴力、不復仇、不歧視的角度,促進社會群體之間的對話,榮獲德國新聞圈舉足輕重的特奧多‧沃爾夫獎。恩可近年也將視野擴及性別議題。二○一三年出版的自傳《我們如何欲望》(Wie wir begehren)描述了她發現自己同性情欲的過程,以及在出櫃之後體會到的社會排除困境。
二○一六年出版的《差異自由消失的年代》(Gegen den Hass)是恩可的最新力作,出版當年便獲頒德國最高榮譽人文獎項「德國書商和平獎」。除此之外,恩可也榮獲多項德國重要的文學與報導寫作獎項,包括Friedrich Ebert基金會政治著作獎(二○○五年)、布洛赫獎(二○○六年)、Otto Brenner評論新聞報導獎(二○一○年)、德國記者最佳報導獎(二○一○年)、《媒體雜誌》年度記者獎(二○一○年)、Ulrich Wickert基金會兒童權利記者獎(二○一二年)、德國詩歌暨語文學會Johann Heinrich Merck獎(二○一四年)、自由邦薩克森Lessing Preis獎(二○一五年)、Lichtenberg詩歌講師獎(二○一五年)。
譯者簡介
李品佳
台北市人,台灣大學碩士。愛好文藝及科學,工作之餘長期從事翻譯工作,以「卡米柚子」筆名譯有多本知識叢書。譯作有《復仇與求生》(Openbook年度好書獎、《鏡週刊》年度十大好書)、《追逐尖叫》(《鏡週刊》年度十大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