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展覽的表裏 (美術展の不都合な真実)

Regular price HK$127.00
Sale price

預計運送時間:3-5工作天,順豐到付
Estimate delivery times: 3-5 days (Hong Kong) with SF Express, paid upon delivery.


【新書】展覽的表裏 (美術展の不都合な真実) - Mi Spacium Design Studio - 博物館/展覽 Museum/ Exhibition
【新書】展覽的表裏 (美術展の不都合な真実)
Regular price HK$127.00
Sale price

展覽的表裏:解析日本美術館、藝術祭的特色與策展幕後
美術展の不都合な真実

店長介紹

早排介紹過日本有關日本美術鑑賞嘅書,今日介紹呢本係另一本有關日本美術館嘅書。

作者古賀太一針見血地講出日本美術館、藝術祭展覽背後不健全的實實,以及目前的困境。相信很多人參觀美術館的時候都會看「常設展」或是特展,但是有別於歐美的博物館的「常設展」,日本的美術展是由報社或是電視台策劃,是日本特有的模式。你可能會想,到底他們是怎樣營運的?在這本書作者提出現今日本由報社舉辦的企劃展盛行的原因和弊病,並介紹了現代藝術的多元表現,對策劃或觀展者都很有參考價值。

這種揭發內幕的書籍,遲至早兩年才有曾經的業內人士寫出來。果然要能一窺文藝界的秘辛,真的是困難重重!

內容簡介

日本的藝術祭、美術館企畫展等活動經常吸引大量人潮參與,
你知道舉辦展覽通常會賺錢或賠錢?欣賞的過程舒適愉快嗎?
集結羅浮宮等知名博物館館藏的「某某美術館展」真的能看到一流的傑作嗎?

【好評推薦】
王俊傑/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教授
林育淳/台南市美術館館長
梁永斐/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
Miho/旅日文字工作者&「東京、不只是留學」版主

欣賞藝術展覽在近幾十年來對大眾來說已不是奢侈而遙遠的娛樂,美術館也成為策展人或學藝員展現豐沛想法與研究成果之競技場。即使是同樣的藝術作品,在不同展示場地、隨著燈光照明、陳列或展覽主題的差異,也可能帶給觀者嶄新的感受或刺激。

在看展風氣日漸興盛的這個時代,只要曾在日本的美術館欣賞過知名藝術家的展覽,多少都有人潮擁擠到很難從容觀賞的經驗。展覽數月期間突破五十萬入場人次的例子時有所聞,乍看似乎這是個喜愛藝術的國家,但細究日本各美術館的年度總訪客數,與羅浮宮、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倫敦大英博物館這些動輒超過五百萬人次的世界級博物館相較卻又少的多。

因為日本的展覽多為由報社主辦、跟美術館租借場地的企畫展,而不像歐美主要是以館藏吸引遊客的「常設展」。像這樣媒體主導的狀況顯現出日本美術館展覽的特殊性,不但經常要花費巨資商借作品,也讓日本美術館的學藝員難以發揮所長。而過度依賴「某某美術館展」吸引人潮、確保營收的同時,也容易因為沓雜的人潮犧牲了參觀品質以及對國內人才的培養。

作者曾擔任過展覽企畫,負責向外國的美術館借調藝術品或將日本畫作推廣至外國展出,亦曾任藝術記者,故能在探究博物館的本質、學藝員的職責外從更多角度介紹日本的美術展覽特性及其「不健全的實情」。包括與歐美美術館運作之差異、門票價格背後的成本與相關單位利益關係等,也介紹了雙年展、三年展這類現代藝術祭的發展、變化,並推薦值得去參觀的美術館。希望藉由揭開展覽的幕後情形,讓藝術愛好者對這個產業具有更宏觀的理解,並造就有更多優秀美術館與展覽的環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古賀太
一九六一年(昭和三十六年)生於福岡縣,九州大學文學部畢業。曾任職國際交流基金會,從事將日本美術介紹到國外的工作,後來在朝日新聞社負責美術展策展的職務。自二○○九年起擔任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教授,專精的領域包括電影史、影像、藝術經營。譯有《電影魔術師——梅里埃》,合著《戰時的電影》等書。

譯者簡介

嚴可婷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曾任職書店與出版社。譯作包括實用書、生活風格、文化藝術、遊記、散文、小說、攝影集、繪本等類型,入選誠品、博客來、Bios Monthly、Openbook選書、誠品閱讀職人大賞。

譯有白洲正子《有緣》、瀧口範子《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豊雄.觀察記》、柏井壽《二十四節氣在京都:文學家的散步手札,一整年的靜逸之旅》、四方田犬彥《天才的餐桌》、《無印良品的文具》、《1+1+1的uniqlo時尚疊穿術》、永原康史《資訊視覺化設計的潮流:資訊與圖解的近代史》(合譯)、《路上觀察學入門》(合譯)等。



目錄
前言――充滿特殊現象的「維梅爾展」

第一章 日本美術展擁擠的程度「舉世罕見」
世界級美術展 訪客數前十大排行榜/全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美術館、博物館/「企畫展」與「常設展」的差異/為什麼報社要舉辦展覽?/只有報社才能達成的大型宣傳效果/辦一場展覽的全部費用超過五億日圓

第二章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某某美術館展」?
在入場券上印著重要資訊/主事者對美術館輕忽的程度令人訝異/展覽的籌備要從三到五年前開始/「展出作品清單」/個展與「某某美術館展」有著下列差別/「個展」的難度相對較高/電視台最在意的重點/展覽並不包含重要作品/對於提供展場的館方所帶來的弊害/究竟誰最可憐?/當日本藝術品出借到海外時/還要讓「土下座外交」持續下去嗎?

第三章 入場券售價一七○○日圓的成本分析
全國十三間國立美術館、博物館/「晦澀難懂」的展覽/國立館「不健全的實情」/「憑票根也可以參觀常設展」/國立館與媒體互相依賴的關係/「分攤金」的制度/美術館連絡協議會/「這樣要付一千萬日圓」/朝日新聞企畫部有許多「傳奇」社員/文化事業部真的有必要存在嗎?/如果報社的文化事業部消失了

第四章 明治時期以後的美術展與平成年間的展覽
為了提供租借場地應運而生的東京都美術館/「戰爭畫」展覽出現參觀人潮/國立新美術館的時代/全日本聚集最多參觀人數的展覽/創下參觀人數紀錄的美術展/從破百萬人次的超大型展覽轉向中規模展覽/向電視台學到的廣宣技巧/「圖錄公司」的工作內容/「巴恩斯基金會收藏展」成為分水嶺/轉向更平易近人的展出方式/日本所培養出的專業人士

第五章 博物館的本質是什麼?
美術館跟博物館都是Museum/近代美術館的登場/美術館的增加與多樣化/美術館的變貌/百貨公司的美術館

第六章 學藝員的職責與「畫壇」的存在
美術展由學藝員掌握關鍵/不會出現在檯面上的學藝員/學藝員本來的職責/學藝員不應該淪為「雜務員」/館長的分派是個大問題/「畫壇」的力量/國家藝廊的構想

第七章 真正值得一去的美術館有哪些?
最不可錯過的是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邀請建築師擔任展場設計/個人最喜歡的還是國立西洋美術館/藝大大學美術館的企畫力/三菱一號美術館的人脈,以及三得利美術館的館藏/國立新美術館所繼承的精神/千葉市美術館、橫濱美術館/世田谷美術館、東京都寫真美術館

第八章 如光譜般多樣化的美術展
最新維梅爾展的成績/不為人知的企畫承包業者/銷售攻勢帶來的問題/複製圖像力求「簡單易懂」/兩種博物館商店/什麼是雙年展、三年展/可以現場體驗藝術品的美術館/「先進美術館」構想迷失方向/為將來提出的獨特構想/綜觀二○一九年的現代藝術展/「TeamLab」所揭示的展覽型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086825
  • 規格:平裝 / 192頁 / 21 x 14.8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作者: 古賀太
  • 譯者: 嚴可婷
  • 出版社:麥浩斯
  • 出版日期:2021/05/20
  • 語言:繁體中文

Recently Viewed

Don't forget! The products that you viewed. Add it to cart now.

People Also Bought

Here’s some of our most similar products people are buying. Click to discover trending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