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動到觀念:晚期現代主義藝術理論的轉型

正常價格 HK$70.00
銷售價格

預計配送時間: 3-5個工作天,順豐到付
預計送達時間:順豐快遞3-5天(香港),貨到付款。


從行動到觀念:晚期現代主義藝術理論的轉型 - Mi Spacium Design Studio - 視覺藝術 Visual Arts
從行動到觀念:晚期現代主義藝術理論的轉型
正常價格 HK$70.00
銷售價格

作者: 皮力
新功能介紹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新功能介紹發佈日期:2015/11/11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波洛克是這個國家(美國)產生的最偉大的畫家」-克萊門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 1909-1994)

1956年8月10日,在紐約長島的一場車禍中,早年一文不名,卻已家喻戶曉的44歲的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失去了生命,與他同車的兩名年輕女子頭部一死一傷。

類似於波洛克·撲朔迷離的死因一樣,圍繞著對波洛克藝術的讚揚和讚揚也是撲朔迷離:一方面,波洛克已經成為美國繪畫的代表人物,在巴黎市立美術館舉辦的“美國繪畫50年”展覽中,被視為最後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但同時,自1954年始,波洛克的繪畫開始亦雕塑不前,甚至被《時代》(Time)調侃為“滴灑的傑克”(Jack the Dripper)…… ……。

從波洛克談起,皮力展開了一場1950-1970年代藝術理論的整理和研究;整理了諸如偵查性、前衛、觀念、身體、意識形態和行為這些理論主流,亦對這些理論主流的研究寫作、批評、爭論、展覽和社會政治運動的立場中進行研究。觀念性」是如何在當代藝術的各個創意中邁出一步被圭臬的推崇,並由此引發出在當代藝術中對於創意、觀念、社會意識、藝術體制等方面問題的思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皮力


皮力擁有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理論曼哈頓,並在該校人文學院教滿12年。

2012年,他被任命為香港M+博物館高級策展人。實踐上,他注重在中國介紹西方藝術,同時向中國和世界各地推廣中國當代藝術,並與法國的龐畢度中心、倫敦的泰特現代藝術館,以及亞洲其他機構合作。的兩本書《策展時代人》和《國外後雕塑》曾經影響了年輕一代藝術家和策展人。文章。
 

目錄

摘要

導論
1950-1970年代歐美藝術現象的特殊性作為理論研究分期的「現代晚期主義」
晚期現代主義理論研究的方法與特色 晚期現代主義理論研究的脈絡與現狀

第一章現代主義的兩個邏輯<br>一個引言:現代主義與社會主義格林伯格的「退卻」:從社會主義到托洛茨基主義羅森伯格的堅持:行動性形式主義的權威與左翼的旁落

第二章前衛的回歸困境及其<br>前衛的尊嚴:意識形態與歐洲藝術實踐的精神本質日常經驗的回歸:偶發藝術與早期普普衛理論中的前衛淵源主體性的撤退:普普藝術理論的反形與上學特質前衛的處境:前衛藝術與大眾文化、流行文化與消費社會

第三章走向「反形式」的形式理論<br>意識形態、物性與現成品:極端主義的意識形態觀及其演進平面、空間與場域:極端主義的空間觀及其擴展形式革命背後的文化:熵的行動及其與後極限理論之間的連結反形式:觀念藝術的確立

第四章結論:觀念主義的誕生<br>晚期現代主義理論之間的時間關係 晚期現代主義理論之間的空間關係 晚期現代主義理論轉型的共同趨勢 晚期現代主義理論轉型的文化邏輯

參考文獻

鳴謝附錄一中譯人名與北極標準附錄二圖片資料出處

 


作為論文標題所的論文所研究的對像是1950-1970年代藝術理論的基本全球化和轉型,是那些作為“單元”觀念的“理論全球化”,比如窺性、前衛、觀念、身體、宗教和宗教這些世界體系所產生的研究是研究的一方面,而另外,更重要的論述的基本方法是將這些理論世界的研究放在寫作、批評、爭論、展覽和社會政治運動的立場上研究:研究不同區域、類型的藝術家在藝術風格的變化、衝突和革命或博弈中發生對抗、使用、同意或拒絕什麼概念。包括社會主義思潮對前衛藝術家的影響及其在陷入社會的動盪、戰爭剛結束時歐美之間的文化多元認同和想像、文化冷戰導緻美國文化霸權的拓展、60年代末期美國和歐洲同時發生的明顯國際現代共運的反權威運動;涉及到藝術制度方面,則包括各種博物館和機構的興建、私人收藏和畫廊的興起、獨立策劃和展覽由此導致了整個藝術生產在此框架下,1950- 1970年期間藝術制度的前沿變化則構成了本文另外一個極其重要的維度,而這些在目前關於藝術理論的研究中是很少涉及的。

在這篇文章中,我試圖疏理出現代主義藝術的兩種傳統:主義和前衛精神,同時解釋它們的起源,各自的關係,以及它們如何在1930-1940年代發生分離。我將論證前衛精神如何在本文所闡述的時代被傳承下來,並導致了晚期衰退或消費社會藝術的變革意識的發展和變化,同時,我明確解釋了形式主義的理論如何在自身的推演中走向有了自己的反面,從視覺性轉向。了提出在當代意識形態、觀念、社會意識、藝術體制等問題的思考。

觀看紀錄 最近觀看

其他讀者也購買了 看看我們的讀者買了什麼